“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与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顺利举行

作者:姚星垣来源:协同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5-11-21点击量:19

11月19-20日,“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与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在泰隆大厦16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处、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旨在帮助教师把握金融形势新变化,理解国家金融政策导向,提升对现代金融体系及前沿领域的认知与研究能力,学校校长陈荣达出席并主持报告会。

陈荣达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金融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民生福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撑的重要阵地,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此次邀请国内顶尖金融智库专家来校交流,正是学校推动“金融+教育”双向赋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政策研究能力的重要举措,也将为我校建设高水平职业大学注入新动能。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王国刚为广大教师作《国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配合的重要机制》专题报告。王国刚通过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比,客观分析中美货币政策操作的基本取向和主要特点以及完善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可选择的主要举措,深入探讨了加大国债买卖的货币政策效应对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变的机制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陈忠阳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金融概念的本质及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作了深入的剖析。他指出,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的承担和管理,融资只是其表现和载体。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内部控制、风险对冲到资本管理,从个体性风险到系统性风险、从客观风险到主观风险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演进。在此基础上,他创新性地提出了主观风险管理这一概念,为学界及业界理解新时代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蔡彤娟研究员聚焦宏观视野,系统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深入解读“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提出的重大金融议题,并就科技金融如何赋能产业升级、普惠金融如何弥合服务鸿沟等重点领域提出前瞻性见解。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锦涛从全球气候治理切入,围绕“双碳”目标下资本配置的新逻辑展开论述,剖析气候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并分享了对绿色证券投资、绿色金融产品设计、ESG评级与信息披露标准等问题的深刻见解。

本次系列活动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吸引了协同创新中心、金融管理学院、投资保险学院等相关单位40余名师生参与并和报告专家积极互动。与会教师表示,通过与国家级智库专家面对面交流,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也增强了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今后开展高质量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