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学校校长郑亚莉教授参加《企业金融顾问制度探索与实践》线上线下(北京-杭州)研讨会

作者:潘锡泉来源:科研处发布时间:2022-09-09点击量:496

202298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校长郑亚莉教授及其团队参加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牵头的《关于在全国建立并实施企业金融顾问制度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1838号建议)的会议,听取了建议办理情况的汇报,并围绕《企业金融顾问制度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会议以线上线下形式(北京-杭州)进行。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二级巡视员杨富玉主持。

郑亚莉介绍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并实施企业金融顾问制度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1838号建议)的背景,通过详实的数据阐述了浙江省率先在全国提出实践金融顾问制度,并将该制度写入《浙江省地方金融条例》的实践经验与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在全国建立并实施企业金融顾问制度的具体建议。郑亚莉指出,在浙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企业金融顾问制度,发挥金融顾问专业优势,为企业合理运用金融工具、优化融资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咨询服务,能更好地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同时,实施企业金融顾问制度需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配套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公司金融顾问》标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晓灵,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公司金融顾问》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公司金融顾问》标准起草工作组负责人张衢,钱塘江金融研修院院长、浙江省金融顾问服务联合会副会长沈荣勤,钱塘江金融研修院监事长袁放,中国人民银行市场司主任科员朱吟琰,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主任科员冯蕾、刘子群,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微微,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助理时艺铭,浙江金牌金融顾问、浙商银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沈金方,浙江省金融顾问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方圆,清控道口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解天俊、清控道口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中国银行人力资源部原处长、《公司金融顾问》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王晓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校长郭福春教授,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科研处、投资保险学院等部门相关专家20余人参加。

最后,吴晓灵指出,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转型、金融需求日臻复杂的形式,金融服务需要由单一向综合、短期向企业全生命周期转变,建立公司金融顾问制度,培养具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可以更好地实现金融服务下沉,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她肯定了浙江金融顾问制度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构建中国金融专业水平认证体系的考培分离机制,通过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专业标准,经过市场化培训,适度集中认证,推动金融人才建设。二是将培养企业金融顾问纳入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三是探索第三方独立机构面向全社会提供金融顾问服务的试点。

张衢、沈荣勤等行业、企业专家就企业金融顾问制度的实践、《公司金融顾问》金融行业标准的应用、金融顾问人才培养、教材完善和编写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