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名单,我校报送的就业工作案例《打造“就业文化节”品牌活动》成功入选,跻身全国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100强。
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就业立校”的方针,学校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从“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大局出发,学校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基于双边视角积极探索行业企业需求侧与人才培养供给侧的人力资源精准配置新路径。坚持“共融、互动、相适”的原则,创设大学生就业文化节,在产教融合的框架下设计、组织和实施就业系列活动,打造出契合学生需求的就业工作文化品牌,推进学生职业精神内化和就业力提升。
“就业文化节”品牌活动应对需求创新思路,以就业力提升带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升。吸纳行业、企业等多主体深度参与,协同就业、教务、学工、校友办等多部门精准发力,形成合力,唤醒毕业生求职意识,将学生综合就业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就业系列活动当中。
“就业文化节”品牌活动在设计层次上逐步递进,通过就业指导、求职技巧、企业实践等各类多场活动,将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融入其中,理论与实践并重,产端与教端并举,吸纳学校、行业、企业、校友、毕业生多方参与,实现了学生从就业指导—求职技巧—企业实践的递进式成长。
“就业文化节”活动效果显著。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其中,学生岗位适应性、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及通用能力达成度等都有明显提升。2021年调查数据显示,我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同比提升了6.08个百分点,专业相关度同比提升了8.65个百分点,通用能力达成度同比提升了3.68个百分点。得益于就业文化节的前瞻规划与品牌效应,多主体参与就业工作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更为牢固,学生的就业力得到切实提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文化不断得到深化和弘扬。
据悉,2020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就业工作任务艰巨。为总结推广各地各高校“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做法,教育部启动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总结宣传工作,经各地各高校申报推荐,专家择优遴选,确定了100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