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学校建校45周年校庆之际,为更好推进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教育国际交流工作,10月30日,学校举办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机遇新挑战研讨会,围绕后疫情时期高校如何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产教融合等议题开展交流研讨。学校校长郑亚莉、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顾建民出席会议;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20余所高校的国际交流处处长和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服务教育“走出去”的企业代表,我校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国际交流处相关负责人主持。

郑亚莉首先致辞,她表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今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和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双高计划”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此背景下探讨后疫情时代如何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郑亚莉就后疫情时期做好教育国际交流工作分享三点想法:一是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工作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二是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创新教育交流合作方式;三是苦练内功,全面扎实提升学校国际化能力。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顾建民教授以《“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前景展望和战略选择》为题作主旨报告。顾教授在阐述“一带一路”倡议和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系统解读了教育国际化政策,深入分析了不同层面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以浙江大学全球化开放发展战略为例讲解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推进路径,并就后疫情时代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出了应对策略。
研讨会中,与会代表结合本校实际,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造成的困难和挑战,并围绕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中国职业教育标准制定、职业教育“走出去”、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涉外办学项目运行、线上教育平台建设、国际化产教融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学院校长李仕伟、美国尔湾协和大学国际项目开发与评估主任Damian Wyman、台湾致理科技大学国际及两岸交流处国际长王正旭以视频的方式作了主题分享。

本次研讨会是我校建校4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通过本次研讨会,有助于高职院校之间凝聚共识、团结合作,携手谱写后疫情时代高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篇章,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