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00后”在金院的好成长做新的探索
——写在2018年深化爱生节来临之际
党委书记 周建松
2018年11月23日
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这在教育界和教学中均已脍炙人口,但如何践行落实,却大有讲究和学问,实际 差距也很大。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及其前身浙江银行学校一直有良好的学生观,学院升格办学后,从提出“三个一切”到“三关工作体系”,就是很好的传承。从爱生节到深化爱生节更是一个升华,那么,如何把理念转化为行动呢?我们做了十年,需要反思、完善、再升华。
要真正了解学生。我们的学生是“00后”,他们想什么,我们需要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把握,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学生,走进学生是具体的,工作也是大量的,为此,需要我们花时间,投精力,得方法。
要有效引导学生。我们不仅需要了解他们想什么,要什么,做为人民教师,我们也要把党和政府的期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传递给他们,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规格以及我们学校适应新时代的理念、做法转达给他们,以引起互动和共鸣,实现教学相长。
要改进我们的教学。人民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最基本而又最神圣的使命,但如何才能更好履行教师的职责,必须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因专业课程特点而教,因学生生源情况而教,因时代责任使命而教,因当今技术发展变化而教。正因为这样,如何适应新时代,适应新技术,适应新产业,研究新思想、新专业、新课堂、新学生,这应该成为我们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和良知。
在2018年深化爱生节来临之际,学校决定同时开展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月活动,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更好地架起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建设教师、学生、校友发展共同体的同时,积极推进适应“00后”新特点的更加有效的教学创新,希望学校各管理部门,各二级院(部)及广大教师适应新形势、贯彻新要求,不断探索,着力创新,不断优化,着力提高,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