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3日,在省审计学会八届二次理事会、省内部审计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上,省审计厅表彰了2014-2016年度全省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我校审计处彭白颖被评为全省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这是省教育厅、省内审协会教育分会在评选2014-2016年度全省教育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的基础上评选推荐的四名省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唯一获得者。
多年来,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和校长直接分管。学校每年专门召开审计专题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校长亲力亲为,主持召开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审计专项工作会,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协调解决问题、研究整改落实。学校内部审计以服务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为中心,坚决落实上级精神、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审计质量、紧抓审计整改,并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研究,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不断开创内审工作新局面,为学校清廉健康发展提供了切实保证。
一是建章立制,实行审计全覆盖。
全面梳理学校原有审计制度,修订完善了包括校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设项目结算审计等在内的一系列审计制度,为审计工作扎实开展夯实了基础。学校对校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行分类管理,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全面落实校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三年全覆盖。2017年开展了10个校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3个省优势专业的专项审计,40个修缮项目的工程审计。提出审计建议和整改要求39条,出具审计报告和整改通知书及问题清单38份。
二是深入现场,注重审计质量提升。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审计时,审计处与中介审计人员经常性地沟通审计项目进展情况,检查是否按照既定的方案开展审计,采用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有据,审核审计报告的内容是否恰当,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基建审计实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的“一防三控”机制。审计人员事前参与重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及招标审查。工程施工期间深入现场,检查隐蔽工程,促使加强施工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竣工后审核工程量的真实性,材料用量及价差的准确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是落实整改,促进学校管理规范。
以审计意见、建议的落实为重点,改变审计工作局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层面,帮助被审计单位找出解决问题、整改提高的办法。对于发现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边审边改,将共性的问题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中层干部会议、财务工作会议等进行通报,提醒各二级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举一反三、提前预防或整改。依据审计报告形成审计发现问题清单、审计整改结果清单、审计整改结果检查与对账销号清单,在落实整改工作的基础上,使责任部门完善制度、改进工作,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
四是不断学习,工作科研相互推动。
审计处秉持“工作中研究、研究促工作”的理念,坚持结合实践开展科研,并以科研成果指导工作。审计处彭白颖主持完成2016年省会计学会课题《财政支出绩效审计研究》,研究报告被专家匿名评审为良好,课题基于审计实践中如何评价资金使用绩效的思考,专门针对高职院校财政支出开展以效果为导向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研究。彭白颖还主持完成了2016年省金融教育基金会课题《互联网金融审计研究》,课题结合我校金融职业院校的特点、以及互联网金融热点,对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权威的监管体系来监督互联网金融做了初步思考。审计处处长龚宏富主持的2017-2018年度省审计厅科研课题《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审计工作机制创新研究》就如何从机制上、源头上指出问题,有效地进行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课题报告已提交待审结。彭白颖、龚宏富撰写的论文《基于效果导向的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获得省审计厅2016-2017年度优秀审计论文三等奖(为全部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中的唯一高校获得者)。龚宏富主持、联合其他2所高职院校审计人员参与,完成2015年省内审协会教育分会重点课题《构建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体系研究》。在该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16年出台了学校《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并为省内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发挥了省内审协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高职高专组组长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