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松:以好课堂撑起好学校

作者:来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发布时间:2016-12-21点击量:20

以好课堂撑起好学校
周建松
2016年12月21日
    令人瞩目的第三届“金院好课堂”总决赛在近万人的互动和参与中落下了帷幕,决出了一、二、三等奖,我向各位获奖老师致以诚挚的祝贺,向参与好课堂建设的各位选手和全校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组织和服务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我校认真响应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号召,以创建课堂创新示范校,打造金讲坛名师为目标,以较强的激励机制推出了好课堂行动计划,吸引了校内师生的目光,也赢得了校外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以为,三年行动下来,成绩可圈可点,进步十分显著。在好课堂决赛又一次落下帷幕之际,有三点感想与同志们共享:
    一、好课堂是内涵建设的基础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办出特色、立德树人、提高质量成为基本的任务。在这一进程中,宏观的体制机制如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学徒制培养等固然重要,但如何把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性落到实处,看点虽然不少,但焦点应该在课堂,因为课堂是教书育人和人才培养最直接、最普遍、最广泛的场所,也是人培养工作最重要的微观基础。正因为如此,课堂即内涵的概念应该建立起来,重视课堂就是重视内涵建设的逻辑应该建立起来,始终不渝地重视课堂建设的工作兴奋点应该培养起来,好课堂建设应持久地抓下去。
    二、从生命学意义上认识好课堂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和场所,担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光荣职责。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18—21周岁的青年,应该说,这是他们人生最宝贵的年华,也是人生最为灿烂的生命期,在三年的学习时光,主要是通过2000多个课堂奠定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只有课堂教学有成效,学生的成长发展才可能有成效,只有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力,学生的青春年华才充满朝气蓬勃。坏的课堂和低效的课堂,实际上是在浪费学生的发展生命,同时也浪费老师的学术生命。我们要使学生在校实现最大增值,要使学生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力,必须在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创新、有所加强、有所作为,因此,从生命学意义上说,致敬课堂就是尊重生命,而建好课堂就是发展生命力。
    三、努力实现好课堂从盆景走向生态
    在推进好课堂建设过程中,广大教师巧动脑筋,在师生协作互动中,借助先进教学技术创新形成了许多教学单元和微课等片断,这就好比好课堂的盆景,今天比赛的获奖作品就是好盆景之一。但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是广泛而具体的,光有个别和片断是不够的,我们一定要依靠全校师生员工的广泛和共同参与,努力使盆景成为风景,再从风景逐步形成建设好课堂的良好风尚,紧紧依靠全校上下和行业校友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政策激励,形成建设好课堂的良好生态,以好课堂的生态效应支持和支撑好学校建设,努力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伟大的学校。
    致敬课堂,向好课堂建设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