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记者采访了学生处副处长、团委书记谢峰老师,谢老师就学院团学工作和千日成长工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问:谢老师您好,本次双代会您带来了哪些议题?
答:这次双代会我带了两个议题,一个是设立育人成果奖,深化千日成长工程。另一个议题是设立师生合作项目,深化社会实践的内涵。这两个议题,指向是相同的。育人成果奖其实是相对于教学成果奖而言。我们的教学成果奖,推动了教学改革,丰富了教学内涵。事实上学校也有很多育人品牌项目,通过设立育人成果奖,可以深化我们的育人工作的整体设计、顶层设计,让育人更有针对性、时效性,也可以深化系一级的,也就是基层一级的育人成果内涵。对于师生合作项目,希望通过老师带领学生成立社会实践或项目研究团队,尽早培育,尽早启动,能够在各类实践以及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建立师生合作学习共同体,让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老师,在互相交流中教学相长。
答:这两年我们学校学生竞赛成绩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不仅仅是数量,也包括获奖的层次,我想这跟我们两年一直注重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密切相关。2014年,学院出台了素质拓展类竞赛的管理办法,让老师学生参与或指导了素质拓展类竞赛,有与学科竞赛相同的“待遇”。2015年,又出台了素质养成学分制度,让学生参与各类校内外活动、创新创业及文体类竞赛以及、志愿活动包括文明寝室建设都有相应的素质养成学分,列入2015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这是另外一个制度的杠杆,我希望通过这两个制度的杠杆,让我们学生的素质教育获得更大的支撑,有更多平台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问:郑亚莉院长在学院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将继续深化千日成长工程,提升素质教育质量。请谈一谈在“十三五”时期,您对这方面工作的设想?
答:我对于学校团委工作的定位有两条——深化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丰富学生在校的生命生活体验。特别是关于素质教育这个命题,我相信在过去几年以及在今后几年都是学校始终关注和重视的议题,我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素质教育工作中,一方面,我们继续沿着千日成长这个时间的纬度,继续深化学生的千日成长,实施分阶段的学生素质教育。第二个方面,我希望拓展学生素质养成的横切面,特别是各个领域的,比如说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学生的服务他人,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营销与谈判等等,横切面的一些能力使我们学生的素质拓展面更宽,最后,我希望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或者说检测我们学生素质养成的层次,比如第一个层次是行为养成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参与主动或体验层面,第三个层面是价值导向层面,让我们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看起来更立体更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