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需要构建长效机制
周建松
2014年4月15日
以为民清廉务实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进行,第一批单位已经告一段落,第二批单位正在有序进行。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按照“正衣冠、照镜子、洗洗澡、出出汗”为总方针,以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为主要内容,实践证明了其正确性、针对性,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群众路线是否取得最终成效,关键在于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的前提是认识问题,在高等学校,学生是最主要的群众、教师是最重要的群众、校友是最广泛的群众,这实质上也是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依靠全体教师、团结广大校友、关心培养学生,践行“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师生幸福”的办学宗旨,为努力建设更高品质幸福金院。
长效机制的关键是领导的行动,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在认真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曾经创造了“四送”特色项目,即“向新生送温馨、向老生送岗位、向教师送真情、向校友送关心”。实践证明,这些都是符合学校运行和发展规律的,我们应该切实把这些工作抓好抓落实,而抓好抓落实的关键在于领导的行动、领导的带头,只要领导带了头、有了行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就一定会继续和发扬下去。
当前,学校又到了重要的工作阶段,从大的方面讲,学校即将正式启动建校四十周年,需要以此为契机拓展、巩固和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关系,需要发展和巩固校友网络和关系,这里就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从具体的工作环节讲,当前学生工作进入重要节点时期,毕业班的就业工作正进入关键,二年级学生的订单培养工作即将启动,从我校学生工作的创新来看,五月份的爱生节(5.23)又即将到来,因此,如何依靠行业、团结校友,做好关心学生就业工作显得十分重要,而怎么去做好这些工作,则实际上已成为衡量我们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志。
以校系(处)两级干部要带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行业、走入企业、走访校友,拓展订单培养来源、推进学生就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能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最为重要的,也是衡量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路径,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学校校处两级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此,学校党委已专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实施意见,关键在形成共识、落到实处。
春意盎然正是好时机,让我们走出去吧,这里有绚丽灿烂的明天和无限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