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千日成长工程”真正成为指引学生茁壮成长、健康成才的工程
周建松
今天是新年第一个工作日,我们召开第一个重要的会议,即“千日成长工程”专题会议,我们一起回顾了四年来学校开展“千日成长工程”的历程,总结了四年来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进一步做好“千日成长工程”的重要性,讨论了下一步做好“千日成长工程”的打算和措施,我给大家传达了全国第22次学校党建工作会议的精神,介绍了我校作为全国1300所高职代表发言交流的情况。刚才,有关职能处室和系部的主要领导都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千日成长工程”从高职特点出发,很有创意,这是我校的首创,已经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要巩固深化、不断创新,务必取得更大成绩,真正使“千日成长工程”成为指引和引领全体学生茁壮成长、健康成才的民生工程。下面,我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就进一步做好“千日成长工程”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千日成长工程”的创新性及重要性
《教育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做到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在学校的诸多职能中,人才培养始终是第一位的和首要的任务,各学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切实把人才培养工作做好,努力形成有特色、有质量的人才培养和育人工作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担任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使命,推进职业化、提高适应性,努力做好“行业操守好,岗位适应快,动手能力强”是其基本要求,必须从行业和社会需求出发,努力做到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我院作为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2006年开始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进程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率先提出了幸福建示范和示范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受益等理念,既推动了工作,又受到了好评。
示范项目顺利验收并取得优秀成绩后,我们进一步研究如何使人才培养和育人工作更有效,“千日成长工程”因运而生,成为指导学生成长发展的新工程在学校广泛实施。四年的实践证明,其总体成效是好的,既为全体学生所欢迎,也为全体教师所理解,更为家长和社会各界所赞同,并形成了一部分理论和实践成果。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育人工作职责更加明确,任务更为艰巨,尤其是学校办更高品质幸福金院目标的确立,需要工作再创新,行动更坚决,措施更扎实,因而“千日成长工程”,也必须抓得更有力。
二、“千日成长工程”要在新的基点上再深化
“千日成长工程”其初始意义是一个全程育人工程即把高职学生从入学到开始的1000天进行全程规划和全程指引,以引领和推动学生天天进步、不断进步、健康成才。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实施“千日成长工程”必须响应中央的号召,把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等要素结合进去,积极动员老师、家庭、校友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同时,必须把党建、团学组织、学生骨干队建设和社团、订单培养等环节融入其中,真正形成一个立体化育人体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懂做人、精专业、能做事”的优秀职业人。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是内涵发展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业压力也对学校提出了新挑战,另一方面,高教大众化的进一步深入,如何面向全体育人的要求越来越难实施和实现,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坚定目标、创新思维、扎实工作,就显得更为必要,“千日成长工程”必须再深化。
“千日成长工程”再深化,必须把它作为学校的一号工程来抓,学校工作必须坚持学生第一、以生为本,其正确的策略就是把“千日成长工程”作为一号工程,今年要发一号文件,今后每年要发一号文件,以此彰显其重要性,推动其进一步形成共识,成为重中之重。
“千日成长工程”再深化,必须加强科学性和系统性研究,既要有理论支撑,又要有项目推动,既要有全校一盘棋行动,又要鼓励系部和专业及班级创新创特,既要有说法,更要有现场和做法。
“千日成长工程”再深化,必须把它与上级各项倡导结合起来,要把它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把它同加强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它同推动和促进优质就业工作结合起来,把它同“四化”的要求和构建“三关”工作体系结合起来,把它同办好“爱生节”和践行爱生理念结合起来。
三、努力形成推动“千日成长工程”实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实施“千日成长工程”是我院党委重视和加强育人工作的重要品牌,必须在已有成绩基础上积极推进、不断深化,为此必须做到:
第一,进一步注重顶层设计,强调齐抓共管。要在党委领导下,通过各种路径,分析学情、了解需求、关注发展、优化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为有效的载体,要在党委领导下,构建“千日成长工程”组织工作体系,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综合成效,真正做到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同时,鼓励各系部从专业特色出发创新工作。
第二,进一步注重学生自觉,强调自我提高。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是千日成长的基础,为此,既要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又要加强舆论引导,更要创设激励平台,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放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上,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上品、正品和佳品,鼓励学生在课堂、社团和志愿者活动及各类竞赛中体现价值、锻炼成长,在党建、团学组织建设等机构和组织中发挥才智,健康成才。
第三,进一步注重教师参与,重视教育指导。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更是“千日成长工程”的重要指导者,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和引导广大教师把智慧、才智和精力投入到指导和培养学生成才成长工作中去,要在鼓励和激励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社团指导教师、入党培养介绍入、志愿者和社会实践活动带队老师等方面多做贡献,要引导学生自己精专业、强课程、重创新、活课堂,切入提高教书育人成效和水平。
第四,进一步注重创新创造,重视成果积累。我们的这项工作已经实施了四年,今年已进入第五年,应该到了发现好案例,总结好成果,形成好经验的时候了,对此,科研师资处要列专门项目,各部门要注重收集,同时要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努力形成既有实践水平,又有理论水平的高质量成果,当然,更要培育和发现一大批案例和典型,真正使工程更有成效。
“千日成长工程”既然是一项重点工程甚至是一号工程,学校一定会加大经费投入并辅之于其他教学改革和条件建设,辅之于相关制度建设,并动员广大家长、校友和社会力量参与,希望各部门、各系部积极努力,大胆创新,切实推动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学校也要积极探索把教师“千万培养”工程与校企合作“千花盛开”工程支持与学生“千日成长”工程的有效机制,共同推进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师生幸福”办学宗旨的实现,为“永创永续金融黄埔”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