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学城——探访下沙高教东区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来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发布时间:2003-11-29点击量:87

 

http://www.zjol.com.cn 2003年6月2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下沙高教园区是我省最大的高教园区,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理工科院校为主,其中东区又集聚了以理工经贸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在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情况下,这里的院校却以自己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和务实求新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造就金融行业专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如何做一名高情商的银行职员”,日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邀请中信实业银行总行顾问、杭州分行老行长王越为毕业生讲课,生动有趣的实践知识让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们受益非浅。

    据了解,今年起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各专业都建立起兼职教授(教师)制度,主要聘请银行、保险、证券、会计、财团等业务一线的专家担任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和论文写作,学院提倡并积极构建1/4专业课程或者1/4 专业课程内容由实践部门专家和骨干讲授的机制。

    学院按照“立足大金融,面向大市场”的办学思路,确立“依托金融行业,积极开拓市场,面向基层一线,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定位,建立以金融和保险专业为发展重点,投资理财、财务会计、计算机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形成特色,其他经贸管理类专业为补充的专业体系。

    
    提升财经人才层次——浙江财经学院

    “财经人才出自财院,”学校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将普通教学、基础教学、专业教学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个性发展,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因此,财院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会计学、金融学、投资经济、财务管理等专业就业生尤为抢手。最近,学院获得了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将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3年9月浙江财经学院下沙新校区一期将建成启用,2003级新生将全部入学下沙校区,新校区到2004年全部建成。建成后的新校区除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和实验大楼外,还将建有国际学术报告中心、体育馆和设施功能齐全的学生活动中心。

    培养水利战线的专才——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水利、电气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找专业人才先去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是一所办学时间较长的普通专科学校,已有50年的建校历史,培养了一大批水利、电气、机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学生遍布全省水利战线及其他行业。2002年学校的正式初次就业率达75%以上,其中机电一体化、电气技术专业就业率更达100%。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学校承担了3项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子课题的研究,培养方案强调以应用为主旨,突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使毕业生真正具备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实际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今年10月整体迁入新校区以后,学校将根据“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的发展目标,把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办成一所以工为主,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多学科综合发展的,适应浙江地方经济和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省内一流高职高专学校,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创造条件,将学校建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本科院校。

    培育第三产业的职业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找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洪致平院长时,他正在签发一份发往香港港龙航空公司的慰问电。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学院民航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就连还在读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都有50%被航空公司预订了。因为育英的毕业生相对同类毕业生来说,具备更好的职业素质,今年毕业生就业呈现了良好的态势,省人民大会堂、好又多等用人单位都专门到学校来招人。

    洪院长说,育英的教学以“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能力与品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为中心任务,进学校是学生,出学校时就是社会职业人。

    展望学校的发展,洪院长表示,育英将面向浙江省,瞄准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把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