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7月19日,浙江省正式发布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掣画了清晰的路线图。“共谱共同富裕新篇章,为有源头活水来”,金融支持无疑是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源头“活水”。如何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赋能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我校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近期,我校青年教师、浙江省高校共同富裕宣讲团成员、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科技金融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潘锡泉副教授在《金融时报》理论版发表《促进共同富裕需发挥“金融活水”作用》署名文章。该文章围绕金融的功能视角,从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天职”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发挥好“金融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功能性导向作用、发挥好“金融普惠性+精准滴灌”的调节性靶向作用三个维度阐述了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蛋糕”做大做强做优,助力共同富裕的方法与路径。这也是我校潘锡泉副教授6月7日在《金融时报》理论版发表《地方政府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路径探索——以浙江为例》理论文章之后的又一代表性成果。
自2006年建立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以来,我校教师一直致力于地方金融发展方面的研究,积极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十余年来,学校教师已累计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金融时报》等权威报刊发表相关理论研究文章30余篇,为地方金融发展提供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