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金」声——钱江晚报】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郑亚莉:浙江潜在碳交易供需两旺,建议“创建碳金融改革实验区”

作者:来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发布时间:2021-03-08点击量:15

                                                  

微信图片_20210307161528.jpg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郑亚莉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等词汇成为社会关注、代表委员关心的高频词。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郑亚莉在接受小时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率先实施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在郑亚莉看来,“碳金融”大有可为,“大力发展碳金融,可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绿色产业结构、支持低碳技术开发、协同区域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郑亚莉分析道:从浙江来看,一是潜在碳交易供需两旺,浙江经济规模较大、增长较快、碳减排迫切、碳汇需求较大,同时浙江生态资源丰富,以林业为主体的碳汇供给比较充分;二是发展碳金融基础扎实,近年来浙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效显著,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浙江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治理卓有成效,具备发展碳金融的产业、技术和治理基础。

“但当前仍然存在碳金融市场参与积极性不高、区域协调不够充分;碳金融品种比较单一,无法充分发挥金融全部功能;碳金融支持低碳技术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力度不足等方面的挑战。”

为此,她建议在浙江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建碳金融改革实验区,大力发展碳金融,探索一条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路径,助力高标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第一、支持先行先试。建立并完善金融支持碳减排政策体系,积极争取先行探索开展低(零)碳信贷资产风险权重差异化政策,探索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探索以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方式设立1000亿低碳发展基金支持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发展,鼓励引导VC/PE资金投向低碳行业,撬动要素和社会资源向低碳经济流动。

第三、鼓励产品创新。面向企业、投资人和消费者开发低(零)碳信贷、债券、基金、保险和理财产品等碳金融产品,创新试点碳金融衍生品交易,构建碳金融体系,优化碳金融生态。

第四,完善低碳治理。依托浙江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优势,构建和完善碳排放和碳汇精确计量标准,尽快实现全行业碳排放检查跟踪,率先做到设施级的统计;科学普查计算林业和海洋碳汇。

第五,强化区域辐射。以浙江低(零)碳项目库为先导,建立长三角低(零)碳项目库;推动区域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强化科技赋能,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平台。

名词解释——

碳达峰: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碳中和: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https://www.thehour.cn/news/433030.html